2发热的特点发热部位感温点初期表现为不升不降或微弱上升趋势,发热后期粮温上升较快。发热的部位一般在粮堆的中下层,以底层发生普遍。主要是受温湿度的影响引发害虫而造成的,若按常规施药法熏蒸,杀虫不,重复熏蒸次数多。往往引起发热部位粮食水分升高,特别是接触地坪及表层粮食水分升高较快,此部位粮食极易结块、霉变。
机械通风结束后,应立即对通风口、仓房门窗进行密封隔热处理,用泡沫板或粗糠包堵塞通风口,阻止热量从通风道进人粮堆,避免底层粮温上升。有条件的粮库可在仓顶喷涂反光材料,降低仓温;没有条件改造仓顶时,降温通风结束后,可在粮堆表面覆盖保温层(如稻壳、泡沫板等隔热材料),采用海棉、泡沫、稻壳等填充料作窗帘、门帘,阻止仓内外气体交换,延缓上层粮温上升速度。
房式仓人工入粮时,由于倒粮点分散,边倒边匀,自动分级就不明显,杂质组合比较均匀。立筒仓进粮立筒仓因筒身较高,粮粒从高处落下,下落的粮食流动会带动空气运动,在仓内形成一个涡旋气流,涡旋气流的运动,将粮面细小的、较轻的杂质吹向筒壁。随着粮面在仓筒内逐渐升高,靠近筒壁处形成环状轻型杂质区。而沉重的杂质多集中在落点处,形成一个柱状重型杂质区。出仓时正好相反,比较饱满和比重大的粮粒首先流出,靠近仓壁的瘪小籽粒和轻浮杂质后流出。所以粮食品质也因出仓的先后不同而差异
孔隙度孔隙度是由粮粒本身结构与粮堆中粮粒间存在空间所造成的。在整个粮堆中,粮粒所占体积百分比叫做密度,孔隙所占的百分比叫做孔隙度。从宏观上讲,粮堆中的孔隙是粮粒与粮粒之间的空间,这是粮食在储藏中维持正常有氧呼吸,进行水分、热量交换的基础。从微观上讲,构成孔隙的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是粮粒内部存在的微孔,它虽然在整个孔隙度中占有较少的比例,但它的作用远远复杂于宏观的孔隙。这些微孔是粮食呼吸代谢、吸湿、解吸、吸着、吸收的基础,也和粮食干燥密切相关。利用孔隙测定计可测定单位粮食微孔的总体积。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粮库保温门窗批发的上谷仓储设备于2025/5/3 10:08:02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hangqiu.mf1288.com/sgccsb123-2859586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