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温正常,局部粮食水分过高。由于粮食是热的不良导体,加之新建仓房的堆粮线高,仓容量大,使外温对储粮中心部位的粮温影响很小。在夏季人库的新粮中,就会形成一个储粮热心,如果在粮食入库过程中混入高水分粮或仓房渗水等,均会引起局部粮食水分偏高,产生局部发热现象。这种发热又分由霉菌引起的储粮发热和害虫引起的储粮发热,都对储粮的安全形成较大威胁。
粮食水分正常,粮温较高。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天气干燥、气温较高季节入库的粮食中,虽然人库后及时进行熏蒸处理,入冬后进行自然降温,但没有进行机械通风降温,中下部粮温一般在24~26℃,高达28℃。由于温差作用,粮堆内发生湿热扩散现象,导致储粮温湿度适合害虫的发育繁殖,在冬天仍有可能发生第2代储粮害虫,引起储粮发热。
▌粮食进行出库和入库时的减量我国粮食机械化水平逐渐的进步与发展,机械出库和入库的时候,使用输送机会发生风耗现象,这是由于有机杂质和水分的减少。要保证储存安全,就需要对一些高水分杂质粮食进行整晒,机械通风,这也会让粮食水分及杂质下降。还有就是粮食出库和入库的零星撒落。▌粮食在储存阶段的损耗呼吸损耗:粮食属于生命有机体,在储存过程中也会进行生命的呼吸。有序的进行有机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出水和二氧化碳,释放热量。不管是有氧呼吸,缺氧呼吸,其实具体上是粮油种子成分进行的一系列分解作用。粮食呼吸作用越强,干物质的损失也就变得越大,产生的水、热量以及代谢产物越多,对粮食的质量就会有很大的影响。
粮食安全存贮主要有三个性能,分别是隔热性、防潮性、气密性,它们都和粮食的损耗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据相关资料统计,仓房在隔热性、防潮性及气密性都非常好的状态下,粮食的损失率非常低,只有0.28%。仅有一种性能粮食损失率有些高,大约是43%。工作人员应该对仓房做好维修和日常维护,经常性关注储存地点的防雨,防止出现坏粮或者是霉粮。强化粮食存贮的保温隔热性能,可以很好地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在改善储存技术的时候,可以在某些设备上加上一部分装置,能很好地预防粮食出现霉变。如在皮带输送机头上安装抛撒器、仓顶进粮口处安装布料器,等等,这样可以减缓分级情况,减轻通风死角,防止出现虫霉发生,很好提升粮食稳定性。
在粮食储藏中,检验定等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单位体积内某种粮食的重量,即容重。这是和孔隙度密切相关的物理量。容重与孔隙度成反比。几种粮食的比重、容重、孔隙度粮食的孔隙度和密度都用百分比来表示。可根据粮食的容重和比重来推算:密度=容重/比重*孔隙度=(1-容重/比重)*或=(100-密度)粮食孔隙度的大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粮粒形态、大小、表面状态、含水量、杂质的特征与数量、堆高、储藏条件等都能影响粮堆的孔隙度和密度。粮粒大、完整、表面粗糙的,孔隙度就大;粒小、破碎粒多、表面光滑的,孔隙度就小。含细小杂质多的粮食,可降低粮堆的孔隙度。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粮库用门窗批发的上谷仓储设备于2025/4/27 18:39:25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hangqiu.mf1288.com/sgccsb123-2858296835.html
上一条:江西厨卫样板电话信息推荐「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