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仓前准备
在粮食入仓前,须对仓墙四周缝隙、地坪及一些工艺孔洞进行修补,以提高仓房隔热气密性能。
布置风网时,适当加密地上笼,减小通风途径比;调试各风网风速、风压,以求平衡确保通风均匀。然后进行空仓杀虫处理。空仓时做好墙体气密性,减少空气对流。
入仓时把关
在粮食入仓过程中严格控制入库质量关。粮食中的细杂含量高会严重影响粮堆通风效果,孳生更多储粮害虫与微生物,造成粮堆水分分布不平衡,局部水分偏高易发热霉变,严重影响粮食安全。在入库过程中,利用清理设备严格仔细除杂,清除细杂,并指派专人定时摆动转向输送机清理粮堆杂质,以防止形成杂质聚集区。
储粮水分变化规律跟踪
在通风降温期间,通过连续跟踪监测仓房的 “三温”、“两湿”等粮情数据,每次通风结束后检测粮堆内固位的粮食水分,分析不同通风阶段,粮食水分变化情况。
在排积热过程中,连续监测进出空气湿含量差,分析排积热操作对水分损失的影响。
检测试验仓和对照仓的气密性,检测仓内温湿度变化情况,分析不同仓房气密性与水分损失的关系。
此外,日常工作中我们还要及时记录和监控粮情,分析和确定出粮食水分减量的主要原因,不断优化储粮通风系统配置及策略。
破碎率粮食的破碎率是反映粮食品质的一项重要的指标,玉米质量指标中规定三等玉米的不完善粒不能超过8%,(不完善粒包括虫蚀粒、破碎粒、病斑粒、生芽粒、生霉粒、热损伤粒)。破损粒增加,不完善粒总量就会超过规定的质量指标要求。烘干后的玉米,由于高温干燥产生的破碎增加,破碎率过高,导致品质下降,甚至隆等。以及玉米表皮爆裂和产生热损伤,爆裂的玉米在装运过程中会产生籽粒的破碎,并加大了玉米储藏中发霉的机会。通常解决办法是采用过筛的办法,减少人为造成粮食的减量和经济损失。
No.2粮食结露的类型湿热扩散形成的结露湿热扩散是指在温差作用下,水分沿热流方向而移动的现象。在储藏过程中,只要粮堆内部存在着显著温差,就会发生湿热扩散现象,使得高温处的粮堆水分下降,而低温处的粮堆水分增加,发生的部位与粮堆内外的温差有关。深秋季节,一般容易在粮堆的表层与周边形成结露;,一般容易在粮堆的底部形成结露;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粮库密闭门生产厂家的上谷仓储设备于2025/2/20 22:57:55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hangqiu.mf1288.com/sgccsb123-2842594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