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生活习性及满足有机产品标准的控制方法
粮食仓储过程中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针对储粮有害生物的生活习性,对未受有害生物侵染的粮食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防止有害生物侵入粮食进行繁殖和危害。储粮有害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条件,设计粮食仓储方式要充分利用和改变这3种因素,营造有害生物不宜生存的环境,或是直接促使其,从而达到抑制有害生物、保护储粮的目的。对于有机粮食的仓储,还要同时考虑储藏方式和防范措施的有机符合性。
4、霉菌
储粮水分的高低是霉菌生长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粮食储藏过程中发生霉变的主要原因。粮食入库时需严格控制含水量,晒干入库,种子的含水量不宜超过15%;在仓库内放置无水氯化钙、草木灰等降低空气湿度,将相对湿度降低到60%以下;粮仓等设备建好防潮地坪和防潮墙以隔离湿气。此外,混在粮食中的各种杂质、破损粒和不成熟粒等往往携带大量的微生物,一般1g粮食含微生物4000多个,而1g杂质含微生物高达50000多个。新粮入仓前利用风车和清理筛等清除混在粮食中的各种杂质,保持粮食清洁卫生和粮粒完整。粮食入仓前利用乙醇、次氯酸钙、次、二氧化氯和等消毒剂对仓储设施进行消毒处理,杀灭霉菌。
蛋白质遭破坏。加热温度对粮食的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当玉米加热到143℃时,玉米中能被氯化钠提取的蛋白质数量会显著减少。高温烘干能使粮食中若干种氨基酸遭到破坏。加热温度对小麦的面筋蛋白有很大影响。如果加热温度过高,面筋含量将下降或完全丧失,残留的少量面筋品质将显著变坏,并会使色泽变暗,失去弹性。
烘干过程中,一般控制小麦温度在45~50℃。在保证发芽率为95%以上时,小麦所能忍受的温度为62℃,玉米为51℃(相对湿度为70%时)。加热温度对几项品质指标都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对食用、商用的粮食一般加热温度不超过50℃,不超过60℃,对于种用粮食,一般不能超过45℃。
注重学结仓位科学保粮情况,每半年写出一份科保情况总结。粮食出入库作业时,保管员必须到作业现场,配合指导工人作业,确保粮食入库质量和安全操作设备,作业结束做到活完底净,切断电源,关闭门窗遵守粮食熏蒸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搞好储粮责任区卫生,做到仓内面面光、无积尘;仓外三不留(无杂草、无积水、无垃圾);库场内不乱堆、乱放杂物。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粮库保温门窗生产厂家的上谷仓储设备于2025/5/1 17:20:48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hangqiu.mf1288.com/sgccsb123-2859267649.html
下一条:粮库密闭门窗厂信赖推荐「多图」